产品展示

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pdf


来源:欧宝官网app客户端下载    发布时间:2025-10-03 21:36: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所描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准备;(2)熔融纺丝;(3)纤维加工;(4)梳理成网;(5)水刺加固;(6)光辊轧压;(7)加热烘干;(8)驻极处理;(9)卷取成品。本发明中将纳米驻极粉体与树脂均匀混合纺丝制得短纤经水刺加固、驻极工艺,所得的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具有良好的过滤效率、较低的气体阻力、较高的机械拉伸强度,其过滤性能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衰减,可适用于制作各种工业除尘、防护服、防护口罩的过滤材料,满足高效净化空气的要求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112921500 B (45)授权公告日 2022.08.05 (21)申请号 5.6 D06M 10/02 (2006.01) D06M 101/32 (2006.01) (22)申请日 2021.01.20 (56)对比文件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2921500 A CN 101591837 A,2009.12.02 CN 101029433 A,2007.09.05 (43)申请公布日 2021.06.08 JP 2011148689 A,2011.08.04 (73)专利权人 山东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N 108395744 A,2018.08.14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州经济开发 CN 108002423 A,2018.05.08 区中傲大街以西,纬三路以北 审查员 郭馨 (72)发明人 刘志涛陈治伸张晗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2210 专利代理师 付长杰 (51)Int.Cl. D04H 1/492 (2012.01) D04H 1/4382 (2012.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 造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 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有如下步骤: (1)原料准备;(2)熔融纺丝;(3)纤维加工;(4)梳 理成网;(5)水刺加固;(6)光辊轧压;(7)加热烘 干;(8)驻极处理;(9)卷取成品。本发明中将纳米 驻极粉体与树脂均匀混合纺丝制得短纤经水刺 加固、驻极工艺,所得的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 过滤材料具备良好的过滤效率、较低的气体阻 力、较高的机械拉伸强度,其过滤性能不会因外 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衰减,可适用于制作各种工 业除尘、防护服、防护口罩的过滤材料,满足高效 B 净化空气的要求。 0 0 5 1 2 9 2 1 1 N C CN 112921500 B 权利要求书 1/2页 1.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下述步骤: (1)原料准备:选取聚丙烯PP、聚酯PET两种树脂组分,以雾化喷洒的方式分别添加纳米 电气石粉体,其中PET树脂在喷洒纳米电气石粉体之前进行干燥处理;所述雾化喷洒过程 是:利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将纳米电气石粉体雾化成均匀的颗粒,然后随高速冲击空气射流 喷出后均匀飘落附着在树脂内;超声波加气气压0.1~0.3μPa; (2)熔融纺丝:以上两种组分分别进入两套熔融组件,即进入螺杆挤出机加热软化、熔 融后送入计量泵,定量挤出的两种聚合物熔体,最后进入橘瓣型喷丝板的同一喷丝孔挤出 制得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 (3)将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制成PP/PET复合短纤; (4)梳理成网; (5)水刺加固,获得湿态水刺非织造布,实现第一道开纤; (6)光辊轧压:所述湿态水刺非织造布通过辊筒轧压进一步脱水与开纤,实现第二道开 纤;所述光辊轧压中轧压光辊的线)加热烘干:第二道开纤后的水刺非织造布进入热风穿透式烘干机彻底脱除水分; (8)驻极处理:烘干后的水刺非织造布再经过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强电场作用将空气中 电离出来的电荷保存在超细纤维内部使其产生驻极效果; (9)卷取成品:按设定速度收卷即得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成品; 采用先添加纳米电气石粉体再橘瓣型熔融纺丝、梳理成网、双重开纤、再烘干、驻极处 理使电荷保存在超细纤维内部,实现了物理拦截和静电吸附的双重过滤作用,显著提高了 其过滤性能及材料强度,能够作为独立的过滤材料使用,能达到过滤PM2.5、PM1.0的指标要 求; 所述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采用TSI8130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台测试,在流量 为32L/min,氯化钠气溶胶质量中值直径为0.26μm时,过滤效率为88.2~95.6%,过滤阻力 为79.6~130.1Pa;采用YG026H电子织物强力机测试,产品克重为50gsm时,纵向断裂强力> 150N/5cm、横向断裂强力>115N/5cm,产品克重为大于50gsm时,纵向断裂强力和横向断裂 强力均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电气石粉体占每种树脂组分 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0.8%;PET树脂干燥处理要求为:在150~170℃的热空气下烘干7 ~10h,使其含水率降到0.01%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 制成PP/PET复合短纤的过程是: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依次进行冷却、上油、牵伸、卷曲、松 弛定型、切断处理后得到PP/PET复合短纤,其中上油率为纤维重量的0.5~1.0%,所述PP/ PET复合短纤的细度为2.0~2.5D,长度为38~51mm; 梳理成网的过程是:将所述PP/PET复合短纤经过开松松解及梳理机针齿对纤维梳理, 使之呈单纤维平行顺直状态,由梳理机输出的纤网垂直于铺网机作往复运动并以交叉铺网 的方式铺叠再经牵伸形成一定厚度的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 度分别为PP250~260℃,PET280~290℃,所述喷丝板的孔径为0.2~0.5mm,挤出制得的橘 2 2 CN 112921500 B 权利要求书 2/2页 瓣型PP/PET复合纤维为16瓣或32瓣,其中PP组分质量百分比为50%~70%,PET组分质量百 分比为30%~50%; 所述步骤(7)中烘干机温度设置为150℃~165℃,步骤(8)中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强 电场电压为10~60kV; 所述步骤(5)中水刺机由5~7台水刺头组成,水刺压力分布趋势为低‑高‑低,最高水刺 压力控制在15~18Mpa,最低水刺压力控制在4~5Mpa,步骤(5)中超细纤维的开纤率大于 70%,水刺固结喷水孔直径为0.10~0.12mm; 所述步骤(9)中收卷速度控制在30~5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频率为50~120KHz,纳米电气 石粉体粒径范围为200~80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电气石粉体粒径范围为300~ 450nm。 7.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 所述的制造方法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超细纤维水刺 2 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定量为50~100g/m 。 3 3 CN 112921500 B 说明书 1/6页 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 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恶化的空气 污染问题。其中,细颗粒物(PM2.5、PM1.0等)不仅是最复杂的空气污染物,而且是对人体危 害最大的颗粒污染物,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非织造过滤材料因其加工流程短、 成本低已被广泛应用于空气过滤行业。目前应用在空气过滤上的非织造材料主要有纺粘材 料、针刺材料、热风材料、熔喷材料、静电纺丝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材料。 [0003] 传统空气过滤材料以针刺、热风材料使用较多,其构成主要是涤纶或丙纶短纤类 绝缘材料易积聚静电,为保证梳理工艺中纤维可纺性要求,短纤的生产过程中都要添加一 定含量的油剂,以保证纤维间的抱合力和电荷中和。纤维细度一般为微米级,其纤维直径 大,纤维与纤维之间孔径大,因此过滤效率较低。而且在驻极处理前要脱除油剂,否则不利 于电荷的稳定性。 [0004] 超细纤维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当的孔隙,能吸附、捕获及阻隔空气中的固 体颗粒物,成为一种优秀的过滤材料。目前,在空气过滤领域应用较多的超细纤维非织造布 是熔喷非织造布和静电纺丝材料。静电纺丝材料的纤维很细,纤维直径虽达到纳米级别,但 是该项技术因生产效率低而不能满足商业化应用的需求,且材料强度低,需要能为其提供 必要机械强度的基布进行复合使用;熔喷非织造布专用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树脂,经高速 高温的热空气拉伸得到直径为1~10μm的超细纤维,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过 滤阻力小等特点,同样熔喷非织造布因生产工艺限制,产品强力差,硬挺度低,难以单独作 为过滤材料直接使用也需要复合基布作为支撑。 [0005] 现有技术中应用水刺非织造生产工艺制作过滤材料的方法,如专利 CN5.0公布了一种双组分超细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具体是将聚酯、聚 酰胺、和聚乙烯中任意两种作为原料机械能复合纺丝,通过控制气流牵伸压力的大小,得到 两种纤维线密度相差较大的纺粘纤网,并将两种纤网进行铺网,经多道水刺开纤和固结形 成最终超细纤维非织造过滤材料,该材料仅依靠致密的孔径拦截颗粒物,过滤效率只有 30%左右,而且存在孔径越小导致过滤阻力越大的缺陷,不符合高效过滤的使用要求。专利 CN6.6提供了一种橘瓣型分裂纤维面层涤纶水刺过滤毡,仍为一种复合材料, 应用于烟气废气过滤,通过梯度过滤的方式,能够捕捉PM2.5颗粒,但也只是依靠单纯的滤 材孔径大小进行物理拦截过滤,对细小粉尘等颗粒物(如0.3M左右颗粒)过滤效果一般。 [0006] 因此,针对空气过滤中细颗粒物的要求,急需开发一种具有高效低阻、高强度、易 于产业化实现的非织造布过滤材料。 4 4 CN 112921500 B 说明书 2/6页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用水刺非织造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过滤用水刺非织造布, [0009] (1)原料准备:选取聚丙烯(PP)、聚酯(PET)两种树脂组分,使用超声波喷涂机以雾 化喷洒的方式分别添加纳米电气石粉体,纳米电气石粉体能够均匀分散在树脂内,混合分 布更加均匀,且纳米电气石粉体的添加量较少,能够显著节约成本,且后期不易堵塞孔板。 其中,PET树脂在添加纳米电气石粉体前需进行干燥处理。 [0010] (2)熔融纺丝:以上两种组分分别进入两套熔融组件,即进入螺杆挤出机加热软 化、熔融后送入计量泵,定量挤出的两种聚合物熔体,最后进入橘瓣型喷丝板的同一喷丝孔 挤出制得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橘瓣型复合纤维在受到外力时更易分散,易得到超细纤 维; [0011] (3)纤维加工:将所述PP/PET复合纤维依次进行冷却、上油、牵伸、卷曲、松弛定型、 切断处理后得到PP/PET复合短纤; [0012] (4)梳理成网:将所述PP/PET复合短纤经过开松松解及梳理机针齿对纤维梳理,使 之呈单纤维平行顺直状态,由梳理机输出的纤网垂直于铺网机作往复运动并以交叉铺网的 方式铺叠再经牵伸形成一定厚度的纤网; [0013] (5)水刺加固:将所述纤网经预湿后进入水刺机,纤网中的PP/PET复合短纤在多道 高压水射流的冲击下分裂成超细纤维并相互缠结成湿态水刺非织造布,经抽吸腔体预脱 水,实现第一道开纤; [0014] (6)光辊轧压:所述湿态水刺非织造布通过两只辊筒轧压进一步脱水与开纤,实现 第二道开纤; [0015] (7)加热烘干:轧压后的水刺非织造布进入热风穿透式烘干机彻底脱除水分; [0016] (8)驻极处理:烘干后的水刺非织造布再经过1~2道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强电场作 用将空气中电离出来的电荷保存在超细纤维内部使其产生驻极效果; [0017] (9)卷取成品:按设定速度收卷即得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成品。 [0018]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纳米电气石粉体占每种树脂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 ~0.8%纳米电气石粉体的粒径范围为200~800nm,可以为200~450nm、460~550nm、560~ 700nm等,纳米电气石粒径过小容易团聚成聚集体。团聚现象的存在使得电气石粒径变大, 与聚合物共混后,对熔喷纺丝成网工艺有很大影响,且过小粒径容易堵塞粘附孔板。 [0019]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PET树脂进行干燥处理要求:在160~170℃的热空气下 烘干7~10h,使其含水率从0.4%降到0.01%以下。 [0020]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分别为PP组分250~260℃,PET 组分280~290℃。 [0021]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喷丝孔的孔径为0.2~0.5mm。 [0022]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选用PP、PET树脂作为两种不同 组分,在水刺等机械外力的作用下,两组分间的界面有利于纤维的分裂。其中,PP组分质量 百分含量为50~70%,PET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30~50%。 [0023]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喷丝板中挤出制得的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为16瓣或 5 5 CN 112921500 B 说明书 3/6页 32瓣。 [0024]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上油处理,为增加开松梳理过程中纤维间的抱合力,同 时减小摩擦静电,上油率为纤维重量的0.5~1.0%。 [0025] 作为优选,步骤(3)中加工后的橘瓣型PP/PET复合短纤的细度为2.0~2.5D,长度 为38~51mm。 [0026]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水刺机由5~7台水刺头组成,水刺压力分布趋势为低‑ 高‑低,最高水刺压力控制在15~18MPa,最低水刺压力控制在4~5MPa。 [0027]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纤网为橘瓣型PP/PET复合短纤构成,包含两种互不相容 的聚合物成分,相互间的粘附力较弱,在水力等外力冲击下可轻易开纤裂离,要求开纤率至 少达到70%,保证布面柔软细腻,均匀致密。 [0028] 作为优选,步骤(6)中所述轧压光辊的线N/cm,优选线N/cm,能将两种纤维分开,起到开纤作用,并能修饰水刺针孔。 [0029] 作为优选,步骤(7)中所述烘干机温度设置为150~165℃。 [0030] 作为优选,步骤(8)中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强电场电压在10~60kV。 [0031] 作为优选,步骤(9)中所述收卷速度控制在30~50m/min。 [0032] 2 作为优选,步骤(9)中所述的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定量为50~100g/m 。 [003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由上述所描述的方法制得。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5] (1)叠加过滤更高效:本发明综合利用PP、PET为不吸水性绝缘材料易积聚电荷、驻 极粉体成分捕获储存电荷以及超细纤维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 表面积等特点,在树脂组分中加入添加剂成分,并经过驻极处理,不仅考虑纳米的致密孔径 进行拦截通过叠加材料的静电吸附作用后,综合滤效大大提高,可达到90%以上,克服了单 纯物理拦截过滤方式对细小颗粒物过滤作用较差,仅有20%~40%的不足。 [0036] (2)驻极分布更均匀:原料上采用超声波雾化喷洒的方式加入纳米电气石粉体,以 0.1~0.3μpa的加气气压将粉体均匀吹散喷出,均匀飘落在树脂内,克服了以往混合料搅拌 时易出现的团聚、沉底现象而粘附于设备管道等技术问题,并且驻极效果更稳定。 [0037] (3)本发明中采用直接在树脂内添加纳米电气石的方式,纳米电气石添加量可控, 且通过喷雾方式,能够分散在两种树脂成分内,避免采用现有技术中直接在皮层添加已成 品化的驻极母粒,而带来的在纤维经开松、梳理等机械打击处理后,皮层受到破坏产生粉尘 同时损失部分母粒造成分布不均匀,经过铺网、热风加固工艺后就直接驻极处理,纤维表面 施加的油剂带来所加电荷的逸散问题,能够保证无纺布电荷的稳定性,过滤效能达到甚至 超出使用要求。 [0038] (4)双重开纤更充分:水刺固结喷水孔直径为0.10~0.12mm,在水刺非织造布表面 纵向形成一排排相近大小的水针孔而影响其对细小颗粒物的拦截过滤效果,通过增加光辊 轧压处理工艺,调节轧辊压力进一步提高开纤率,以至于填平水刺非织造布表面水针孔,从 而使得材料间孔隙更小。同时轧压过程也降低了材料的含水率,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节能 降耗。本发明在水刺加固后增加光辊轧压工艺,通过轧压压力的控制是实现第二道开纤,以 减小材料孔隙。 [0039] (4)电荷稳定性更好:由于短纤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油剂影响驻极处理后电荷的稳 6 6 CN 112921500 B 说明书 4/6页 定性,本方法在水刺加固时利用高压水射流即可冲洗掉,无须额外增加后处理工序,省时省 力。 [0040] (5)采用TSI8130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台测试,在流量为32L/min,氯化钠气溶胶质量 中值直径为0.26μm时,过滤效率为88.2~95.6%,过滤阻力为79.6~130.1Pa。采用YG026H 电子织物强力机测试,产品克重为50gsm时,纵向断裂强力>150N/5cm、横向断裂强力> 115N/5cm,产品克重为大于50gsm时,纵向断裂强力和横向断裂强力均提高。 [0041] 本发明制造方法,采用先添加纳米电气石粉体再橘瓣型熔融纺丝、梳理成网、双重 开纤、再烘干、驻极处理使电荷保存在超细纤维内部,实现了物理拦截+静电吸附的双重过 滤作用,显著提高了其过滤性能及材料强度,能够作为独立的过滤材料使用,能达到过滤 PM2.5、PM1.0的指标要求。 [0042] 本发明中公开的制备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的种种缺陷,材料表面细腻致密、手感柔软,同时又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解决了常 规的熔喷法非织造布仅10N/5cm左右的强力数据在工业除尘、防护服等应用方面的局限性, 并且过滤性能也不会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衰减,便于节约能耗和延长使用寿命,可用于 制作各种工业除尘、防护服、防护口罩的过滤材料,达到高效净化空气的要求,对开发空气 过滤材料具备重要意义,可为过滤材料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0043] 本发明过滤材料强度较高,可以不依赖于复合基布支撑,不需要复杂的处理工艺、 生产效率效果,成本低,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44]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路线瓣橘瓣型聚丙烯/聚酯复合短纤显微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7] 实施例1: [0048] 如图1所示的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1)原料准备:选取聚丙烯(PP)、聚酯(PET)两种树脂组分,使用超声波喷涂机以雾 化喷洒的方式分别添加纳米电气石粉体。所述纳米电气石粉体占每种树脂组分的质量百分 含量为0.4%。纳米电气石粉体粒径为200~450nm,其中,PET树脂使用前需进行干燥处理, 在170℃的热空气下烘干8h,使其含水率从0.4%降到0.01%以下; [0050] (2)熔融纺丝:以上两种组分以PP70%、PET30%的质量比例分别进入两套熔融组 件,即进入螺杆挤出机加热软化、熔融后送入计量泵,定量挤出的两种聚合物熔体,最后进 入橘瓣型喷丝板的同一孔径为0.3mm的喷丝孔挤出制得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所述螺杆 挤出机的挤出温度分别为聚丙烯250℃,聚酯280℃; [0051] (3)纤维加工:将所述PP/PET复合纤维依次进行冷却、上油、牵伸、卷曲、松弛定型、 切断处理后得到PP/PET复合短纤,纤维细度为2.5D,长度为51mm; [0052] (4)梳理成网:将所述PP/PET复合短纤经过开松松解及梳理机针齿对纤维梳理,使 之呈单纤维平行顺直状态,由梳理机输出的纤网垂直于铺网机作往复运动并以交叉铺网的 7 7 CN 112921500 B 说明书 5/6页 方式铺叠再经牵伸形成一定厚度的纤网; [0053] (5)水刺加固:将所述纤网经预湿后进入水刺机,纤网中的PP/PET复合短纤在水刺 压力依次为4Mpa、7Mpa、11Mpa、13Mpa、17Mpa、14Mpa的六道高压水针的冲击下分裂成超细纤 维并相互缠结成湿态水刺非织造布,经抽吸腔体预脱水; [0054] (6)光辊轧压:所述湿态水刺非织造布通过两只辊筒,在压力为150N/cm的线压力 下轧压进一步脱水与开纤。 [0055] (7)加热烘干:轧压后的水刺非织造布进入温度为155℃的热风穿透式烘干机彻底 脱除水分; [0056] (8)驻极处理:烘干后的水刺非织造布再经过两道40KV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强电场 作用将空气中电离出来的电荷保存在超细纤维内部使其产生驻极效果; [0057] 2 (9)卷取成品:以45m/min的速度收卷得到60g/m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 成品。 [0058] 采用TSI8130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台测试,在流量为32L/min,氯化钠气溶胶质量中 值直径为0.26μm时,过滤效率为90.3%,过滤阻力为100.1Pa。采用YG026H电子织物强力机 测试,产品克重为60gsm时,纵向断裂强力160N/5cm、横向断裂强力123N/5cm。 [0059] 实施例2: [0060] 本实施例一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1] (1)原料准备:选取聚丙烯(PP)、聚酯(PET)两种树脂组分,使用超声波喷涂机以雾 化喷洒的方式分别添加纳米电气石粉体。纳米电气石粉体粒径为300‑400nm,所述纳米电气 石粉体占每种树脂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4%。其中,PET树脂使用前需进行干燥处理,在 170℃的热空气下烘干8h,使其含水率从0.4%降到0.01%以下; [0062] (2)熔融纺丝:以上两种组分以PP50%、PET50%的质量比例分别进入两套熔融组 件,即进入螺杆挤出机加热软化、熔融后送入计量泵,定量挤出的两种聚合物熔体,最后进 入橘瓣型喷丝板的同一孔径为0.3mm的喷丝孔挤出制得橘瓣型PP/PET复合纤维;所述螺杆 挤出机的挤出温度分别为聚丙烯250℃,聚酯280℃; [0063] (3)纤维加工:将所述PP/PET复合纤维依次进行冷却、上油、牵伸、卷曲、松弛定型、 切断处理后得到PP/PET复合短纤,纤维细度为2.5D,长度为51mm; [0064] (4)梳理成网:将所述PP/PET复合短纤经过开松松解及梳理机针齿对纤维梳理,使 之呈单纤维平行顺直状态,由梳理机输出的纤网垂直于铺网机作往复运动并以交叉铺网的 方式铺叠再经牵伸形成一定厚度的纤网; [0065] (5)水刺加固:将所述纤网经预湿后进入水刺机,纤网中的PP/PET复合短纤在水刺 压力依次为4Mpa、7Mpa、11Mpa、13Mpa、17Mpa、14Mpa的六道高压水针的冲击下分裂成超细纤 维并相互缠结成湿态水刺非织造布,经抽吸腔体预脱水; [0066] (6)光辊轧压:所述湿态水刺非织造布通过两只辊筒,在压力为220N/cm的线压力 下轧压进一步脱水与开纤。 [0067] (7)加热烘干:轧压后的水刺非织造布进入温度为160℃的热风穿透式烘干机彻底 脱除水分; [0068] (8)驻极处理:烘干后的水刺非织造布再经过两道50KV高压静电发生器的强电场 作用将空气中电离出来的电荷保存在超细纤维内部使其产生驻极效果; 8 8 CN 112921500 B 说明书 6/6页 [0069] 2 (9)卷取成品:以40m/min的速度收卷得到80g/m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 成品。 [0070] 采用TSI8130滤料综合性能测试台测试,在流量为32L/min,氯化钠气溶胶质量中 值直径为0.26μm时,过滤效率为93.1%,过滤阻力为110.3Pa。采用YG026H电子织物强力机 测试,产品克重为80gsm时,纵向断裂强力170.6N/5cm、横向断裂强力131.2N/5cm。 [0071] 实施例3 [0072] 本实施例制造50gsm空气过滤用水刺非织造布,各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梳理成网过程中,所添加的负荷短纤的量相对较少,水刺加固中水刺压力依次为3Mpa、 6Mpa、10Mpa、12Mpa、16Mpa、13Mpa的六道高压水针的冲击下分裂成超细纤维并相互缠结成 湿态水刺非织造布。成品克重为50gsm。雾化喷洒过程是:使用由杭州驰飞超声波设备有限 公司提供的UAM4000L型超声波喷涂机,利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将纳米电气石粉体雾化成均匀 的颗粒,然后随高速冲击空气射流喷出后均匀飘落附着在树脂内。超声波频率50KHz,加气 气压0.1μpa,纳米电气石粉体粒径范围为200~300nm。 [0073] 过滤效率为88.2%,产品克重为50gsm时,纵向断裂强力>150N/5cm、横向断裂强 力>115N/5cm。 [0074]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 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75]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存技术。 9 9 CN 112921500 B 说明书附图 1/1页 图1 图2 10 10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ASME B18.29.1-2010 螺旋线圈螺纹插入-自由运行和螺纹锁定(英寸系列).pdf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川省渔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1-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5单元全册打包期中期末复习.docx

  危大工程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清单(住建部2018第31号文).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欧宝官网app客户端下载的无纺布制品,塑料纸木制品,美容用品、无尘室产品、医疗器械等五大系列

立即咨询